黄帝陵和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A.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C.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
D.陵园山水环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下列关于我国远古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产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已经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②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进行原始农业生产
③半坡人种植水稻,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④火的使用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一位历史爱好者在游览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遗址时整理了一些资料,下列选项的表述不符合这处古人类遗址的是( )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它因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而得名
C.这处遗址的居民已会种植庄稼
D.这处遗址的居民会使用火
材料论述题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对开通材料中的“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 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 126 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张骞通西域,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四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预计 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GDP占世界比重将进一步增长至 32.4%,上升 1.4 个百分点。
——中国一带一路网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的机构名称。
(4)根据材料四说说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