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年)。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材料对于“1946年爆发的内战”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每件事写出名称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共合作进程大事年表
时间 | 大事 |
1936年12月 | 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抗日,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
1936年12月 | 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刁婷,与各方进行协商。宋美龄到达西安,与张、杨等就西安方面提出的六项主张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
1937年9月 |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正式形成的标志。概括指出促成国共两党实现抗日的因素。
(2)材料一、二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新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中共抗战的两个著名战役。请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战意义的认识。
(4)你从抗日战争胜利中得到什么启示?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列人物中,积极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是
A. 孙中山
B. 李鸿章
C. 梁启超
D. 张謇
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A. 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B.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C. 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
B. 北平和谈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