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概括两位治水专家共同的品质。

 

 

(1)大禹治水 (2)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作用:灌溉、防洪。 (3)体现了两位治水专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善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挑战,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优秀品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他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根据材料二“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都江堰发挥了灌溉、防洪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的内容可知,材料体现了两位治水专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善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挑战,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优秀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说出与之相关的一项政治制度。并说出最早在哪一朝代实行这一制度?

(3)请说出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 ”。

材料二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_____ ”。

材料三  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的两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材料一

(1)根据图1石器的制作方式,写出考古学上对使用这种石器时代的称呼。 写出图2所示农业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这种工具所处时代的称呼。

材料二

(2)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最早建造A和B房屋的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耕种何种农作物?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查看答案

成语是语言文学中的一块宝石。许多成语的形成直接与历史事件相关。请问与成语“揭竿而起”有关的事件是:

A. 诸侯争霸

B.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C. 秦始皇“焚书坑儒”

D. 陈胜、吴广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