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诞生于(   )

A. 古埃及 B. 古中国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制定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

A.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 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查看答案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一  民族主义发展历程表

阶段

时间

主要涉及地区

主要表现

第一阶段形成

16世纪—19世纪中叶

由欧洲到北美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融为一体

第二阶段发展和扩散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逐渐波及世界

民族国家的涌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在全球的确立

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

亚、非、拉地区和欧洲

亚、非、拉民主运动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四阶段陷入困境和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

民族主义受到冲击;地区间民族矛盾突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1)对材料一中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用美国独立战争性质加以说明。20世纪中叶“涌现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共同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对民族主义有何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事件有何标志性?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3)写出一个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4)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查看答案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联合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爷,全体同学更加激愤。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4)根据所知识回答:美苏战国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颁布与编纂法律有什么相同的目的?

材料二  《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自由平等”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此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在政治体制上有何创新?

材料三  伏尔泰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3)“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指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根据材料一,谈谈我们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材料二 

图1井冈山会师                        图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党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