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6

38

16

 

 

材料二: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据《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整理

材料三: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到1913年,英德两国的工业实力发生力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英德两国在殖民地所占位次上有何不同?

(2)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是什么?为了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是怎样做的?而为了对付德国,英国是怎样做的?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1)变化: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年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位次:英国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 (2)地盘:殖民地。 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 英国: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 (3)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实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数据可知,到1913年,英国的工业实力由1870年时的第一位下降为第三位;德国由1870年时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英国所占殖民地居第一位,德国居第四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德国所要求的“地盘的”指的是殖民地;为了得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加人德奥同盟。为了对付德国,英国先后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根源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英德两国产生矛盾的实质是为了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请回答:

1)两段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关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曾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对列宁这句话的解读,不确切的是

A.“退一步”指允许资本主义现象的存在

B.“前进两步”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

C.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D.新经济政策并不适合苏俄当时的国情

 

查看答案

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

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