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谁?“这条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够“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材料二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2)材料二中“蔡侯”指的是谁?“蔡侯纸”的传播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与哪一宗教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宗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应该秉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
A. 《女史箴图》 B. 《兰亭集序》 C. 《水经注》 D. 《洛神赋图》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钟繇
D. 王羲之
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 源于自然灾害
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阻碍民族交融
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辽宋夏金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