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的同学在班里介绍自己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列断他的姓是
A.秦 B.夏 C.商 D.周
劳动创造美。史前时期的先民们在艰苦的生产劳动中,还制作了简单的乐器和装饰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今天我们要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依整
A.考古发现 B.史书记载 C.影视作品 D.凭空想象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1)依据材料一,你可以推论出春秋时期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材料二:“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摘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哪一大型工程?
材料三:见如图《丝绸之路线路图》
(3)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今年(2019年)上半年,遂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
——摘自《遂宁新闻网》
(5)综合上述几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你为遂宁经济的发展提至少2条合理建议。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杜牧《阿房宫赋》
(1)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材料一中的“六王”,其出现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实施有关?
材料二:秦朝行政示意图
(2)材料二中秦朝采取了怎样的制度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材料三:“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秦始皇有怎样的历史贡献?
材料四:西汉建立之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4)据材料四,面对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西汉前期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材料五: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人口单位:万)
(5)分析《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6)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标志着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结合材料一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卫鞅是谁?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yuè),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3)依据材料三分析商君这次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4)材料四中的“魏主”指谁?材料中反映的是他的哪项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积极作用。
(5)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观察下图《兰亭集序》(局部),该书法作品的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