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
A. 对侵略者的厌恶 B. 中西交融的情形 C. 全盘西化的态度 D. 天朝上国的心理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同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 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下列对这 场战役描述正确的是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B.是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是敌后战场的重大胜利
1931年秋,南开大学、中学女中、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 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日本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策划华北自治 C.发动七七事变 D.成立伪满洲国
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