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都江堰的修建
C.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 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 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 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功臣的需要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儒家学说: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改革和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雅典人在发表演说”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分田),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日本《田令》
材料三: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四: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五:
(1)指出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政治体制。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它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革命有何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5)材料五的结构图提示了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其中“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同时也是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个国家开展?请列举两例典型史实说明“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具体表现。
历史总是呈现一定的趋势。14世纪以后,欧洲社会进入转型时期,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大农民被推向市场,在竞争机制影响下必然出现分化,少数人富裕起来,甚至转向以经商为主,用利润中的一部分去缴贡赋。……于是许多人就在农闲时去做工,成为商人所办的分散手工工场的工人。他们领取工资,实际上与商人建立雇佣关系。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14世纪以后欧洲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人不应像走兽一样活着,而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让人家去说长说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决不因暴风而倾斜。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别人后退,我不退;别人前进,我更进。
——但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但丁的名言体现了怎样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其代表作是什么?
材料三: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则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这里的“各种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