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时空坐标图
(1)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图中A、B、C是三个重要节点,请你写出其成为重要节点的理由。
材料二
(2)请写出材料二中图1图2图4在材料一坐标图中对应的字母代号。
(3)据材料一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变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变革)
材料一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哪些内容“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这些内容在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政治变革)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材料二中 “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公车上书”对于“探索新的救国之道”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3)图1是孙中山领导哪一革命行动的结果?图2是孙中山为领导哪一革命行动发出的?这两次革命都具有什么性质?
(思想文化变革)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
(4)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
——安德葛《香港史》
(1)材料一中,林则徐“付诸行动”是指什么?这一行动与“中国利益”存在怎样的关联?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据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抗争的对象是谁?义和团运动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宣言反映的斗争目标是什么?反映了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4)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什么优良传统?
下列各项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化起步在教育方面的体现的有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③创办商务印书馆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后人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其“兴国之梦”体现在
A.掀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 B.创办汉阳铁——“自强求富”
C.进行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