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下层的一般人对文字系统的需求程度并不高,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下层的一般人对文字系统的需求程度并不高,所以由原始记事符号转变到完整 的文字系统,这中间的最大推手应该是对文字有着极大需要的少数人(比如史官、卜祝等)。

——周艳涛《汉字起源“渐变论”质疑-以甲骨文为例》

材料二:然自刘向、扬雄薄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 那么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 悲剧。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这种古 代文字的一个特点。

(2)材料二是对哪本书的评价,请写出书名。历史学科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之一是史料实证,结合所学知识,这本书的书写过程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根据材料三,请概括造纸术的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传承,根据材料四,同学们首先应具备什么(请用材料原句回答)。除此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请写出一点。

 

(1)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甲骨文由原始记事符号转变到完整 的文字。 (2)《史记》;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3)造纸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4)坚定文化自信;开放性题目,传承中华文化,取其精华。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中间的最大推手应该是对文字有着极大需要的少数人,比如史官、卜祝等”可知,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甲骨文由原始记事符号转变到完整 的文字。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对司马迁《史记》的赞誉;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 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 (3)依据材料信息“那么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可知,造纸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可知,同学们首先应坚定文化自信;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传承中华文化,取其精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 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秦汉的政治形势相对于西周而言,其本质特征在于权力的集中和皇权的强化,所谓 政治大一统,意味着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上主张中央集权,抑制强大的地方势力。……汉 朝统治者有意识地强化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并吸取秦亡的教训,排除了立法家为统治思想 的可能,试图建立更为积极和人道的文化政策以巩固政治大一统。

——张颐《儒学与政权之间》

材料三: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 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秦王政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可以用材料原句回答)。

(2)根据材料二,秦汉王朝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汉朝统治者建立的“更为积极和人道的文化政策”是指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时期的帝王是谁?对历史人物尽量从不同角度评价其活动,主要看其所作所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请在材料三中的“始皇”和“新的朝代”达到鼎盛时期的帝王中选取一位,试对其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防,蒙恬奉命把旧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整, 筑成了一道西起陇西郡的临洮(进甘肃峨县境),东至辽东郡内(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长 达五千余里的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

材料二: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武帝当政时期(公元前140年一公元前87年),中国人曾向 西进很远,直到中亚西亚,即他们所说的“西域”。中国的商队通过东土耳其斯坦而到达塔 里木河盆地南部绿洲地区和乌浒河与药杀水(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区。中国人和费尔 干人建立了特别旺盛的贸易关系。

——(前苏联)阿甫基那夫《古代东方史》

材料三:(北魏)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下令对平城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新建、改造。新的建设仿照汉晋洛阳规模与形制,而且派精通建筑的人员前往建康,暗中观摩南朝都城样式,目的是要将平城建设成一个“万国俱瞻”的华夏文化中心。

——何德章《北魏孝文帝朝的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请概括民族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条联络中外的纽带,我们称这条纽带什么名字? 借助这个历史符号,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提出什么合作倡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的所作所为被称为什么措施?请列举该措施的另外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

歌曲《龙文》唱到“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 B.绘画艺术 C.石窟艺术 D.舞蹈艺术

 

查看答案

如果想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生产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阅读书 籍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神农本草经》 D.《水经注》

 

查看答案

周谷城《中国通史》记述“六代的政府,设在建业;其所统治的地方,则是今之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尽是财富之区”,形容其为“南方财富集中江左”, 得此现象的原因是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南方地广人稀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