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
A. 庄园、租地农场
B. 庄园、手工作坊
C. 租地农场、手工作坊
D.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世界古代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基督教起源于欧洲
C.雅典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D.古代东方文明多处于大河流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中原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进攻中原,向南迁移,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王俊荆《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中国战争关系研究》
材料二 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1)根据材料一,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请举一例相应的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得出关于民族关系的什么认识?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什么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大约在建安七年(202年),即开始推行屯田孙权也注意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并于231年正月下诏,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并不要再征租赋。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农业科学知识的巨著它包括从选种、栽培、土壤肥料到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贾思勰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今采捃(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皆余目所亲见事,非信传疑”,他的实践观点非常鲜明
——摘编自李寿仁《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请你为其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权治理江东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贾思勰能够著成《齐民要术》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汉人将现实生活、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祥瑞图案刻画砖石之上,后人称之为汉画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汉画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社会哪些方面的历史?
(2)请你从教材中挑选一幅合适的汉画像图片或其它汉代文物图片,写出其名称,并指出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汉画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要到有文字记录后的时代才能够确切考证……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考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进行记载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夏王朝自夏禹开始,到夏桀结束,一共有十七个王,历时四百七十一年
——译自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竹书纪年》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中国史纲》以商朝为“出发点”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推荐一处河南省内的商朝遗址。
(2)请你为三则材料分类,并说明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我们研究夏朝历史的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