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部分)
材料二:秦灭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废古封国制而以……制代替。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的图一,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图二、三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二表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四: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三反映了汉初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提出者是谁?
(3)材料四中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了什么政策?
(4)结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许多王朝都是通过改革强大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材料三: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
(1)材料一中的改革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该改革在经济上废除了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3)材料二中的“帝”是哪位少数民族皇帝?
(4)概括材料二、三中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5)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易中天在《中华史》中,有一段描述:“从西周、春秋到战国就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他们集体表现出一个民族‘发展得最完美地方’之永久魅力。”故他把东周的历史定名为《青春志》。请回答:
(1)“问鼎中原”、“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均产生于春秋争霸、战国逐雄的进程中,这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的瓦解?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至战国初年只剩下了十几个,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一历史发展趋势?
(2)为获取争霸战争的胜利,各诸侯国纷纷展开了人才的争夺。春秋时期谁率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私学兴起、人才迭出?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在思想领域形成了哪一局面?
(3)战国纷争的局面最终结束于哪一年?从春秋到战国,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这一大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禹建立商朝,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开始。
(2)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楚三家瓜分。
(3)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4)南朝祖冲之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是( )
A. 先秦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下列关于古代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胡昭独创楷书书法
B. 王羲之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 锺繇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D.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