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首歌谣这样唱到:“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材料二:被美国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材料三: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材料一中的歌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大屠杀给现代青少年的启示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材料二: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3年内,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多万匹。
材料四: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已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运动的哪项内容?
(3)材料三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该运动的哪一口号有关?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四,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该活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如何?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
(3)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的文件:
(4)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黄埔军校”(如下图)的创办者是( )
A.周恩来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李大钊
下列战役中,属于相持阶段的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