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然后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材料中反映美国迅速崛起的因素有

①制定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国

②通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

③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④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美国通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依据题干信息“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可知,美国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后来居上,故D. 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制定宪法与确立联邦制共和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人法拉第,不属于美国的发现,故含有①④的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明治维新国家精英们的核心目的是建立可持续的政治战略和经济结构。这不仅仅是为了预防日本像大多数东亚国家那样被殖民地化,更是为了遵循英、美、德崛起的道路使自身成为东亚区域的殖民主义者。为此,日本

A.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D.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查看答案

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B.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C.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查看答案

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直接掠夺的财富约达10亿英镑。1857年,英国政府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权;1858年,英国迫于形势,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

B.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要成果

D.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取得自治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英国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利用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的影响。战后美日之间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召开了什么会议?

材料二

丘吉尔耸人听闻的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他呼吁,只有英美结成军事同盟,才能制止苏联的侵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图2中26国走向合作的标志是什么?丘吉尔的演讲发出了哪一事件的信号?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材料三

(3)当今,图1与图2两大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是什么?

材料四  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8-01-17光明日报)

(4)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材料五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5)材料五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

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查看答案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世紀5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統計表        

时间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请概括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哪次改革推动了以上现象的出现? 

材料三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再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东西。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日本精神、中国知识”指的是哪一事件?19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哪一事件“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日本两次向外学习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

 

材料四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  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3)材料四中“不应消灭”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摘抄材料原文不给分)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的实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五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六 戈尔巴乔夫说:“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4)据材料五、六,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由此形成的模式是什么?怎样评析这一模式?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