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1)孔子生活在哪一时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情境一的故事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情境二:小李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兴趣小组,本学期探究的主题是“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为此他找到了两幅地图资料,请你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2)观察图1,西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哪里?比较图1和图2,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丝绸之路
材料 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归功于张骞的“凿空”西域。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往来不绝。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西域都护府,统领和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西域诸国。汉朝中叶以后,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西域商人把中亚、西亚的产品,如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葡萄、西瓜、石榴以及汗血马、骆驼等,经河西走廊运到中原,同时,西域歌曲、舞蹈、乐器、魔术、雕刻、绘画也随之传入中原;汉朝以丝绸为主的各种商品运往西域,又由中亚商人转运至西亚、南亚乃至地中海沿岸,远至欧洲的大秦(即罗马帝国)。
除了穿越沙漠绿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之外,与之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后者较前者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第101-102页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汉武帝在位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领和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西域诸国。
③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要晚于陆上丝绸之路。
(2)西汉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天的哪座城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照抄材料不给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东晋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飘逝的岁月一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
B.汉族穿胡服是落后的表现
C.民族间的服饰是相互影响的
D.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必然的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场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