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综合探究: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综合探究: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率领)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1)材料一所述事件与西周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材料二 

(2)写出图1中A所代表的官职。秦朝开创的我国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地方制度的推行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2反映出西汉初期面临什么问题?图3中的大臣是谁?汉武帝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四  (司马炎即位之初)立即分封宗室二十七王;另一个措施是任用宗王为重要诸州的都督。分封与宗王出镇是晋初企图借以巩固司马氏政权的重大措施。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的措施导致西晋爆发了哪场内乱?为什么会出现内乱?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于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有何认识?

 

(1)分封制 (2)郡守;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问题:诸侯国势力超过中央;主父偃;推恩令。 (4)八王之乱;原因:①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西晋统治腐朽;晋惠帝昏庸无能。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随之不断加强。 【解析】 (1)依据材料“(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率领)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可知,王指的是周天子,郑庄公是受封的诸侯。结合所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根据图二可以看出,西汉初期封国的力量强过了中央。结合所学,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时有发生,但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情境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1)孔子生活在哪一时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情境一的故事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情境二:小李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兴趣小组,本学期探究的主题是“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为此他找到了两幅地图资料,请你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2)观察图1,西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哪里?比较图1和图2,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

材料  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归功于张骞的“凿空”西域。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往来不绝。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设西域都护府,统领和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西域诸国。汉朝中叶以后,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西域商人把中亚、西亚的产品,如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葡萄、西瓜、石榴以及汗血马、骆驼等,经河西走廊运到中原,同时,西域歌曲、舞蹈、乐器、魔术、雕刻、绘画也随之传入中原;汉朝以丝绸为主的各种商品运往西域,又由中亚商人转运至西亚、南亚乃至地中海沿岸,远至欧洲的大秦(即罗马帝国)。

除了穿越沙漠绿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之外,与之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后者较前者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第101-102页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②汉武帝在位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统领和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西域诸国。

③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要晚于陆上丝绸之路。

(2)西汉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天的哪座城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照抄材料不给分)

 

查看答案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东晋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查看答案

《飘逝的岁月一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

B.汉族穿胡服是落后的表现

C.民族间的服饰是相互影响的

D.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必然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