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半坡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 B....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半坡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为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选项B符合题意;A是在半坡人之前的旧石器时代,C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推广,D是在隋唐时期出现,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研究山顶洞人最可靠的材料是

A.神话传说

B.口述史料

C.化石遗址

D.文献记载

 

查看答案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对抗)

材料一 

(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在图二所示的两种力量的交锋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2)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缔约结盟)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合作共赢)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

(4)据材料四,谈谈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对“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为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社会的变化,从中找出一例。这些变化和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什么事件有关?

材料三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1921年

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

22.13亿

44.24亿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4)材料四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根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5)从中外变法或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1)依据材料一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材料三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认为当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依据材料四,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点)

 

查看答案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体现着政治的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材料一中“地方分权的封建制”指什么?秦朝在地方建立什么制度取代它?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是指什么 “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3)根据材料三,英国革命创造的“全新的政体”是什么?在这种政体下,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从材料中找出1787宪法是如何通过“分权”,构建一个全新政府权力机构的?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