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迂《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粱)《宋书》

材料三  自西晋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人口南迁连续不断,311年洛阳不守,大量人口南迁;369年桓温北伐,也有许多人南迁。383年苻坚南下,淝水之战时,许多北方流民渡江……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人口达90万之多”。

材料四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晋纪九》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史记》和《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民勤本业”是江南地区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请你用史实说明江南地区得到了发展。(至少举出两条说明。)

(3)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归纳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4)学习古代江南经济变化发展的原因,你认为对当前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1)《史记》中的江南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宋书》描述的江南物产丰盈,经济富饶。 (2)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实行精耕细作;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 (3)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4)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可知,西汉时期江南地区荒凉、落后。根据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可知,南朝时,江南地区富庶。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勤本业”表现如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实行精耕细作;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 (3)根据材料三“自西晋八王之乱以来,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人口南迁连续不断,311年洛阳不守,大量人口南迁;369年桓温北伐,也有许多人南迁。383年苻坚南下,淝水之战时,许多北方流民渡江……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人口达90万之多”和材料四“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劳动力,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启示有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历经几代帝王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一个统一、国富、民安的鼎盛帝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文帝时,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

材料三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规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汉景帝)日:“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农。”

材料四  汉武帝之前的几任帝王,在“清静无为”思想指导下,自觉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听任地方王国各守其土,各尽其责,同时诸子百家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武帝即住之初黄老之学依然盛行。梁王(汉武帝的叔叔)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的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效果如何?

(2)据材料二、三,概括出这两位皇帝的治国措施。

(3)材料四中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的?

(4)据以上材料,你觉得西汉时期的杰出帝王身上哪些闪光点值得今人去学习?

 

查看答案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是什么?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顾恺之——《洛神赋图》

C.祖冲之——《大明历》 D.贾思勰——《水经注》

 

查看答案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