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老师为带领学生探究北魏的改革,特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设计了三组问题。请仔...

某校老师为带领学生探究北魏的改革,特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设计了三组问题。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该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北魏的皇帝是谁?“洛阳为数朝之都”,请列举北魏以前曾以洛阳为都的政权名称。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還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2)请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反映出来的改革措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北魏改革的巨大影响。

 

(1)孝文帝;东周(春秋、战国);东汉;(曹)魏;西晋。(任意一个即可) (2)说汉语;与汉族联姻。 (3)①促进了民族交融;②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北魏的皇帝是文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以前曾以洛阳为都的政权有,东周(春秋、战国);东汉;(曹)魏;西晋。 (2)根据材料“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等,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反映出来的改革措施是说汉语;与汉族联姻。 (3)根据材料“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可知,南朝官员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发出的感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外交往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只是单纯的陆上与海上国际交往通道,而是一个借助历史符号构筑的全球联系网络,是一个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构想,令世界各国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1)在古代,我国陆地上就已经有了重要的商路与外国进行沟通,进行贸易往来。请问这条商路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这条商路的开辟有着什么作用?

材料二:汉对西域战争的胜利,西方道路的畅通得到了保证。……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纪元。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张骞传来《摩诃兜勒》一曲,乐府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朝廷用作武乐。西汉晚期,印度佛教哲学与艺术,通过大月氏传入中国。希腊罗马的绘画也在一世纪中传到天山一带。这些西方文化特别是佛教哲学的东来,大大影响了东方人的精神生活。

——翦伯赞《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从西方传来中原的物产和文化有哪些?

材料三:据新华社北京2013年7月5日电,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举世为之震惊。该事件是由“东突”分裂组织——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一手策划、指挥实施的。

(3)根据材料三疆独分子的野蛮行径,请你用具体的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标准是什么?

材料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3)材料三中的“上”是谁?他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争霸战争更加频繁,诸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互相关爱、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应该支持,而侵略战争则应该反对。”

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结果?

(2)材料二中的“卫鞅”指谁?文中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这次变法对这个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听了材料三中这些人的言论,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其中哪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深远?

(4)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齐、秦两国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蔡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