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70年,是伟大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闪耀着历史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70年,是伟大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特色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什么?

(2)实现乡村振兴、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初心。建国初期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局面,请说明“大锅饭”的内涵。

(3)改革开放促进国家巨变。40年的改革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 (2)土地改革;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3)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实现乡村振兴、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初心。建国初期为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的措施,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锅饭”指的是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我们实行计划经济,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复兴法》规定,保证劳工有签订集体合同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新政”用于各种救济的费用共达260亿美元,占全部新政费用的74%,占联邦政府19331944年平均预算支出的二分之一左右,从而使饥民得到最低的生活保障……给与工人群众一定的民主权利,工人的政治处境也得到改善,在1936年的总统大选中,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粉碎了美国法西斯组织的进攻。

——摘编自赵菊玲《罗斯福新政评析》

材料二  由于苏联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国家认同问题,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把民族意识置于国家意识之上,……西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国充当了分裂国家的急先锋。

备战型的发展模式,使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化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某些领导人的个人独裁专制,严重影响了人民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挫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热情。

——据汪权《关于苏联模式的反思》等整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在救济工作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

(3)上述两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纷至沓来的新思潮中异军突起,主张革命的共产主义者队伍迅速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心由北京、上海辐射扩展到些工业发达的重点城市。城市工人阶级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众多,利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以大城市为中心更能引起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增强共产主义者队伍的政治威望。

——摘编自曹金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的特点》

材料二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向井冈山进军,到1930年井冈山革命道路初基本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突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步骤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

——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随着新时代画卷的不断展开,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夺目的真理光辉,中华民族日益走向伟大复兴和世界舞台中心。

——摘编自刘建军《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归纳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在何处召开会议,决定向农村进发,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实践?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

(4)对于思想理论的作用,上述材料有何共同认识?

 

查看答案

(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十月革命爆发地

B.《布勒斯特和约》签订地

(2)据图回答:《布勒斯特和约》为什么对苏俄来说是屈辱条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请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填出下列事件的字母代号。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的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第一次:“一战”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东剧变,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東,苏联模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但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高举和平与发展大旗,向世界格局多极化挺进,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摘编自宋祖志《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位置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位置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位置涂“未涉及”

(1)“一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是20世纪前两次格局演变的重要特征。

(3)苏东剧变、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4)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5)“一超多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