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商埠,社会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开埠通商”的原因是什么?图二发生于近代哪场运动时期?请写出这场运动期间创办于上海的民用企业。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两种刊物都创办于上海并且影响巨大。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两场运动?
材料三 1913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21年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荣氏兄于1915年在上海又创办了申新纺织公司。1921年组成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构成荣家资本集团,成为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
——摘编自百度百科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什么地区?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的重要外因是什么?
材料四 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在棉纺织、缫丝、毛纺织、面粉、卷烟、造纸、火柴、船舶修造和电业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诞生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乃是整个亚洲最繁华和国际化的大都会。
——白鲁愉《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的发展领先全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教育变革
中国封建教育到了清末,已是穷途末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部分开明的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社会改良、教育改革的呼声。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外,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洋务派的教育改革,是洋务派挽救封建统治的应急措施。……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戊戌政变后,新法被次第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幸存。二十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求图存已成为大势所趋。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回答下列小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教育改革。
②清政府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从现实需要出发,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③京师大学堂是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诞生的,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④随着近代化探索的不断深入,近代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逐渐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和平建国 D.抗日救亡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等新礼节;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A.教育程度提高 B.崇洋逐新趋向 C.民族风情特征 D.自由平等风尚
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如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土地政策
C.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掀起
D.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