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1)观察下面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邓世昌牺牲的地方:黄海海域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威海卫
(2)观察下图指出,日军进攻路线的特点是什么?
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土地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清王朝衰退加剧的形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一个是由康有为领导的1898年维新运动……另一个是由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他主张彻底推翻清王朝。起初,进步改革派居于主导地位,但当清廷的努力被证明是敷衍了事和排斥汉人时,革命派在年轻知识分子、秘密会社,以及海外华人社团中获得了与日俱增的支持。革命的力量稳步扩张,最终扫除了古老的帝制,而代之以一个共和政府——中国悠久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将答题卷对应题号的“正确”选项涂黑;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将答题卷对应题号的“错误”选项涂黑;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将答题卷对应题号的“未涉及”选项涂黑。
(1)甲午战争后中国最迫切的问题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2)实现民族救亡的两种途径是改革和革命。
(3)改革派和革命派在实现民族救亡的过程中,革命派要比改革派先占主导地位。
(4)洋务派为挽救统治危机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5)革命派的成果是创立了共和政府,实现了中国历史深刻的转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明定国是”诏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
如图所示的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大学毕业材料,该材料显示的年份是
A.公元1932年 B.公元1933年 C.公元1934年 D.公元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