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

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

(2)这位皇帝采纳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朝代的正统思想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2条。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何启示?

 

(1)汉武帝 长安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孔子;仁;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答出任意一点就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任写两句 (4)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他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学说的人,均受到排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是位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诗》、《书》和《春秋》等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中,孔子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都是孔子的教育名言。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解释为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这句话对处理同学关系的启示是: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他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据材料一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史料中,笔势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描述的是西晋永嘉五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是因为(  )

A. 北方的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D. 南方经济发达

 

查看答案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本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楚汉之争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

①赤壁之战     

②曹丕废汉帝称帝建魏

③官渡之战     

④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