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七年级(8)班以“文明的旅程”为主题对中国历史进行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吧。请回答:
(1)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距今考古已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始于哪个时期?当时记载文字的材料主要是什么?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谁? 他修建的水利工程由哪两大系统构成?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量吏禄, 度宦用,以赋于民。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其令君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通过这些政策而出现的清明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结合材料分析,以农为本的思想对今天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被后代儒家视作理想一国的“上三代”,即先后建立政权并相互继承的夏、商、西周三个王朝,他们的前身夏族、商族和周族几乎都是同时形成并发展的。肥沃、温和、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理想舞台,谁能战胜对手与灾害,谁就可能成为“天下共主”。其实,当时的天下并不是很大,而作为“共主”,也只是驾驭了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区------他们心中的“中方”。他们创造了一个足以让人民臣服的理由:受命于天,并宣称他们的领袖是具有半神色彩的“天之子”。
——摘自《中国历史十一讲》
材料二: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熄灭,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夏、商、周三个王朝活动的地域主要在哪里?他们是怎样成为“天下共主”的?并分析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图示反映了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从材料三可看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总结统治者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1)观察《 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河西走廊 B.葱岭
(2)据图判断,丝绸之路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1)观察《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陈胜建立“张楚政权”的地方 B.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的地方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殷革夏命”突出了人民反抗暴政的进步意义。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便分裂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此时,二者的对立体现在,经济特权阶级,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君王……强迫被统治阶级为满足他们的私欲而无偿地提供各种服务,而这种超经济的政治剥削往往超出被统治阶级所能忍受的限度。……据史书记载“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这种情况到了夏的末代君主桀时更是变本加厉……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商汤高扬起禁残止暴的义旗,以解放者的姿态取夏而代之,就找到了政治学意义上充分的根据。
——李元《革命与尊神——商代文化研究之一》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未涉及”。
(1)夏朝和商朝不属于阶级社会。( )
(2)比起政治剥削,被统治阶级更难忍受的是统治者的经济剥削。( )
(3)夏朝的末代君王比启更加残暴。( )
(4)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 )
(5)汤讨伐夏桀时打出了反抗暴政的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