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迅速推行“新政”,其主要特点是
A. 防止盲目的生产过剩
B. 加强对工业的控制和调节
C. 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 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雅尔塔会议
②凡尔登战役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造成下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来人口增多
B. 就业机会的增加
C. 工厂规模扩大
D. 工业革命的影响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全球化趋势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
材料一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
(创新)
材料二 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2)材料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3)列举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发明者。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
(反思)
材料四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有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5)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19世纪60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2) 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全球通史》
(3) 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
(4) 上述事件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议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