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学校八年级2班的刘同学对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某学校八年级2班的刘同学对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收集了以下一系列史料。请帮助他一起解密史料,完成相关问题

(证书解密)

材料一  如图是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体现了一代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的精神。

(大事解密)

材料二  1926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8月26日

国民革命军6个团对湖北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故”,双方互有胜负,汀泗桥几度易手

8月27日

张发奎亲督三十五军和使立围占领行泗桥,之后双方在贺胜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8月29日

国民革命军第4、第7军取得贺胜桥大捷

8月31日

太军集结武昌城下,9月初国民命军向武汉三镇发

9月10日

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昌,吴佩孚率残部逃往河南信阳。至此,吴佩孚部队基本被消灭

 

 

(史料解读)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丰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有2.6万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人。与此网时,工农运动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低潮。

(1)材料一证书所盖的校长印是哪一位的名字?该校培养的学员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起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大事记主要记录了哪次战争的史实?大事记中领导独立团占领“汀泗桥”的著名将领是谁?

(3)根据以上大事记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出大事记中记载的战争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共产党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5)根据以上探究,归纳概括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蒋介石;黄埔军校的创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2)北伐战争;叶挺。 (3)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 (5)由合作到分裂。 【解析】 (1)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根据材料二大事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主要记录了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大事记中领导独立团占领汀洲桥的著名将领是叶挺。在北伐战争的两湖战场上,第四军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造成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 (5)根据上述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的变化为由最初的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到国民党右派屠杀共产党人,两党分裂大革命失败。经历了由合作到分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是--部思想解放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

(西方制度促觉醒)

材料一 宣传民 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思想文化促创新)

材料二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日“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西方文明史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五四精神显力)

材料三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天辟地展新篇)

材料四 1921年7月30日,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举行的大会,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8月初的一天,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阅读以上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谈谈《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3)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4)材料四中的“大会”是指什么大会?该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鸦片一览表(单位:箱)

年代

1799

1820

1825

1830

1835

1839

数量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材料二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如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三 鸦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上道光帝书

材料四 国家禁毒办发 布的《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新增吸毒人员逐年下降,但是18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的新增吸毒人员却在逐年上升。在缉毒民警看来,除了好奇心作怪等自身因素外,“同伴效应”“朋友圈"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缺位成为毒品蔓延的主要诱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上述问题给中国造成的最主要的危害是哪两方面?

(3)材料三是谁的上书?他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你是怎样评价这件事的?

(4)面对材料四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查看答案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A. 听京剧 B. 看电影 C. 赏花灯 D. 看皮影戏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查看答案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台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