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1)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助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一战期间英国在战壕里唱的歌
(2)根据材料二、三,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41年12月7日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1941年12月8日 | 美国对日宣战 |
1942年1月 | 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1944年6月 | 诺曼底登陆 |
1945年2月 | 召开雅尔塔会议 |
1945年8月6日和9日 |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
1945年9月2日 |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
(3)根据材料四中的相关历史事件,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当今世界格局仍存在诸多不安定的因素,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日本输送石油等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依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加速了这场世界大战的到来。
材料二 在欧洲,各国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始(全面爆发)时间。在亚洲,中国、朝鲜和韩国等国专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者一致认为开始时间是日本1937年7月7日进攻卢沟桥。前苏联国家一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而美国单方面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欧洲各国为什么将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材料三 中、俄两国人民承受了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主要进攻,经历了最残酷的考验,付出了最为惨重的伤亡,承担了抗击侵略者的重任,并取得了最后胜利。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势力处心积虑地要征服和奴役我们两国、其他国家和整片大陆,中俄两国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制止这两股势力的人们的功勋。
(3)材料三中中俄两国人民能够实现并肩作战、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前提是什么?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与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各国工业下降情况如下表: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28.4% | 40.6% | 16.5% | 8.4% |
材料二 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根据图表判断这场危机中遭受打击最大的国家是哪两个?
(2)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两个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方式中吸取哪些教训?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 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 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 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A.中国是世界强国 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 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三国领导人在某次会议上,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处“三国”指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