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某组同学进行相关研究...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某组同学进行相关研究:

(实地考察)

材料一 

 

南口战役旧址

日军为扩大侵略,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企图迅速占领华北。1937年7月底,日军派出重装精锐,进犯南口。中国军队迎击,南口战役就此打响。中国军队人数不及日军,装备远差日军,仍打出了一场英勇壮烈的阻击战。南口战役历时大半个月,中国军队歼敌15000余人,一战成名,成为抗战史上光荣的一页。

 

 

(1)依据材料一,说出南口战役的作用。

(资料整理)

材料二  同学们进行史料研究,检索到以下信息:

资料整理

①照片集《为和平而战—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照片集:收录一百四十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抗日战争中在中国战场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国际友人的工作场景。

②档案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1941年,日本陆军80%以上的兵力用于侵华战争,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不及侵华兵力的20%。1945年,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③纪录片《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为尽快结束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需要协作。1943年中国受邀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④专著《抗日战争与民族自尊的重铸》:研究了抗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自尊与自信的变化,包括“民族意识的唤醒”“民族形象的改变”等章节。

 

 

(2)参照下表中的示例,任选其中一个研究主题,运用材料二中的一则资料,说明该资料与研究主题的关系。

研究主题

资料序号

依据

国际援助

 

 

中国贡献

 

 

地位提升

 

 

民族觉醒

专著通过对抗日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变化的对比研究,说明了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促进作用。

 

 

(抗战故事)

材料三  1937年7月,由党员和群众二十四人组建了北平郊区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国民抗日军

8月22日傍晚,国民抗日军奇袭北平第二监狱,解救大量党员群众,当时就有数百人参加了国民抗日军。这次奇袭行动还缴获三挺机枪、四十多支步枪、十几支手枪和一百多把大刀,两小时后顺利转移。9月8日,队伍壮大到一千多人的国民抗日军夺取日军在黑山扈的武器物资。战斗中,我军战士击落一架日本军机。当敌人从颐和园方向开来大批援军时,我军已胜利转移。

 

(3)依据材料三,说出国民抗日军的作战方式。分析国民抗日军作战方式的作用。

(活动延伸)

(4)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请你设计一枚纪念章,并对图案进行简要说明。要求:形式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正确。

 

(1)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计划,严重地挫伤了日寇,打乱了日寇的作战计划。 (2) 研究主题 资料序号 依据 国际援助 ① 照片集通过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国际友人工作场景的展示,说明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对中国反侵略斗争作出的援助和支持。 中国贡献 ② 档案通过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的牵制、打击、消耗和反攻的记录,说明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地位提升 ③ 纪录片通过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参与国际会议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录,说明了中国以大国姿态站到世界舞台上,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3)游击战;壮大了抗日力量,解救了被日军迫害的党员群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日军为扩大侵略,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南口战役就此打响。……仍打出了一场英勇壮烈的阻击战。南口战役历时大半个月,中国军队歼敌15000余人,一战成名,成为抗战史上光荣的一页。” 可以得出,南口战役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计划、严重地挫伤了日寇、打乱了日寇的作战计划。 (2)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①照片集……收录一百四十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抗日战争中在中国战场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国际友人的工作场景。”体现了国际援助,依据照片集通过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国际友人工作场景的展示,说明了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对中国反侵略斗争作出的援助和支持;“②档案……1937年—1941年,日本陆军80%以上的兵力用于侵华战争,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不及侵华兵力的20%。……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体现了中国贡献,依据档案通过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的牵制、打击、消耗和反攻的记录,说明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③纪录片《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1943年中国受邀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体现了地位提升,依据纪录片通过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参与国际会议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录,说明了中国以大国姿态站到世界舞台上,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3)根据材料 “8月22日傍晚,国民抗日军奇袭北平第二监狱,解救大量党员群众,当时就有数百人参加了国民抗日军……,两小时后顺利转移。9月8日,队伍壮大到一千多人的国民抗日军夺取日军在黑山扈的武器物资。……我军已胜利转移。”可以得出国民抗日军的战术是游击战;根据所学知识,游击战术壮大了抗日力量、解救了被日军迫害的党员群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纪念章设计,主题突出,出现与抗战有关的信息、纪念性数字、纪念章形状,观点必须正确。文字说明,能说明设计意图,语言简明有条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初二年级学生决定组织一次校园展览。展览分为“油画展厅”、“报刊展厅”,以下是展览活动的任务单。

(油画展厅任务单)

(1)解说词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几幅油画,请你参考“示例”,为图片配上解说词。

示例:《联蒋抗日》解说词:1936年12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报刊展厅任务单)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出现了国人自办的报刊。

19世纪国人新办主要报刊统计

时间

数量

著名报刊

创办地点

1872

1

《昭文新报》

汉口

1873

2

《循环日报》《汇报》

香港、上海

1876

1

《新报》

不明

1886

1

《广报》

广州

1895

1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北京

1896

3

《强学报》《时务报》《利济学堂报》

上海、温州

1897

16

《国闻报》《富强报》《国闻汇编》等

上海、天津等

1898

9

《亚东时报》《东亚报》《昌言报》等

上海、日本等

1899

4

《中外大事报》《五洲时事报》《女报》等

上海、武昌

 

 

注:主要依据《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整理

(2)依据材料,说出国人自办报刊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  《良友》画报于1926年诞生于上海,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的读者,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受到华侨同胞们的欢迎。以下是《良友》画报的部分封面。

封面

 

 

 

 

 

 

 

 

出版日

1936年2月

1936年11月

1937年1月

1937年4月

人物

陈燕燕

白杨

陈云裳

李绮年

身份

女明星

女明星

女明星

女明星

 

 

封面

 

 

 

 

 

 

 

 

出版日

1937年11月

1937年12月

1938年2月

1938年3月

人物

蒋介石

冯玉祥

朱德

李宗仁

身份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第八路军总司令

第五战区司令

 

 

(3)依据材料三,说出《良友》画报1936年—1938年间封面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申报》《上海新报》等当时发行量较大的报纸都开辟了教育专栏,大量转载或汉译当时的西方文化思想内容。康有为的《万国公报》、梁启超的《时务报》、王韬的《循环日报》都开辟了时政专栏。其中,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系列文章公开抨击晚清封建统治与列强。以报刊为武器进行声讨,成为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主要形式。同时,……近代中国产生了较多女性杂志,如《女学生杂志》《女报》等,其宣传的“戒缠足”与“兴女学”在当时掀起了社会热潮。

——整理自《近代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衍变探析》

(4)依据材料四,分析报刊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的近代化在危机中艰难起步。

材料一  ①某条约内容之一: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战术、兵力密度和16世纪的西班牙军队差不多。

③《申报》记载,晚清时期物价飞涨导致平民失业沦为盗匪,仅扬州一地抢掠之案每天都有数十起。

④1844年6月,几名美国人在广州枪杀一名清朝人,最终由美国公使判定无须担责。

⑤1856年—1865年,民变次数高达2332次,大多数来自破产农民。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晚清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晚清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认为西方列强欲壑难填,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若战争爆发,则“彼有轮船,我尚无之,形无与格。”他强调:“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时左宗棠认为,如果有了轮船,不但便利东南七省的商贸运输,而且能使当地从前仅靠打渔生存的百姓从事船艄、水手等工作。

——整理自徐心希《略论晚清福建船政与台湾经济近代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促使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的因素。

材料三  船政局是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41年来生产的舰船总吨位占当时全国的82.26%。船政自制国内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起重机,以及精密仪器、大炮、水雷和鱼雷等。1879年,船政创建了中国近代海军——福建水师,并实现了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远航。1866年,船政组织技术人员,历时30年,确定了“罗星塔水准零点(罗零标高)”,这是近代中国航海、导航、水文等技术方面的首个国际标准。

——整理自船政学堂校友会《船政之最》

(3)依据材料三,分析福州船政局的影响。

(4)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位历史人物作为“船政英才”的代表(除示例人物)加以介绍。

(示例)

詹天佑:铁路工程师。以他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独立自主建成了京张铁路。这一壮举传遍了全国,也震动了西方工程科技界。

材料四  晚清启蒙思想家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制度)而求其用(技术),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翻译:可无论如何努力,却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现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汪林茂评论洋务运动:“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这辆列车。”

(5)你同意材料四中哪位学者的观点?列举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鲁迅——《骆驼祥子》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聂耳——《黄河大合唱》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查看答案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①轮船招商局创办  ②《申报》创刊  ③黄埔军校建立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里的“兴国之梦”是指

A.创办海军 B.实业救国 C.维新变法 D.建立民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