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下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年是建国70周年,故A符合题意。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1953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是1952年,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继承、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营养,是中华民族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文明光耀世界)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兼爱”“非攻”等思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仁人志士上下求索)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从向欧美学习到以俄国为师。经过不断的选择,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文化创新民族复兴)

材料三  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材料一中的思想产生于中国哪一历史时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及其所属学派。分析这一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分别有哪些人?概括被“先进的中国人”吸收的西方先进文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先进文化指导下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四 

材料五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举行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意义有哪些?

(5)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某校八年级(2)班的小明同学办了一期关于“国共首次合作”的板报,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进行回答。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①②的内容。

(2)国共合作成果中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请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

(3)图片中的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两次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什么?

(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谁发动的?他之后建立了什么政府?代表了哪个阶级利益?

(5)通过以上板块,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查看答案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小芳为了了解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在谷歌网站上输入“1927年4月18日的中国”,你认为可能搜索到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