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的建设成就,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
A.青藏公路 B.宝成铁路 C.鹰厦铁路 D.武汉长江大桥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
A.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D.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材料强调这场战争
A.新中国艰难取得最后胜利 B.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某宪法
材料二 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性质?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4)综上所述,你认为在人的解放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方面?另举一例史实加以论述(中外史实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