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解析】 依据题干“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关键词语。结合所学知识,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邓世昌壮烈殉国,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1895年,在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选项符合题意;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主要战役有广州之战、虎门之战、镇江之战、吴淞之战、浙东之战等战役。A选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战役有广州之战、大沽之战、北京外围之战等战役。B选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战役有大沽口之役、天津保卫战等战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为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材料二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材料三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四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今天哪一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创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的背景。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态度?

(4)根据材料四,说出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曾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3)观察材料三的图示,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决策的实施?

(4)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摘编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三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时期,梁启超大力宣传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宣言体现了北京学生哪些可歌可泣的精神?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有何划时代意义?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28岁”推算今年是毛泽东诞辰多少周年?并结合所学说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可以做怎样的努力。

 

查看答案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查看答案

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A. 百团大战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