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片反映的是我国某一时期三项重要的外交成就。其中空白框处应填写的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解冻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中美正式建交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 淮海战役
B. 西藏解放
C. 土地改革
D. 抗美援朝
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史上曾反抗过日本侵略的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以来,为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材料二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材料三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四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今天哪一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创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共中央发表抗日通电的背景。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态度?
(4)根据材料四,说出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 总计 | 上海 | 武汉 | 天津 | 广州 | 杭州 | 无锡 | 其他 |
厂矿数 | 549 | 83 | 28 | 17 | 16 | 13 | 12 | 380 |
资本额(千元) | 120 288 | 23 879 | 17 240 | 4 219 | 5 791 | 1 552 | 1 422 | 66 185 |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曾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3)观察材料三的图示,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决策的实施?
(4)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