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看法有何不同?

(2)对此,你有何认识?

 

(1)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积极作用,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2)认识: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既有它成功的一面,即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也有其失败的一面,即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未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中报纸对民主的宣传议论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积极作用;材料二中老农的反映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2)通过两则材料的鲜明对比可知,辛亥革命有其成功的一面,比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另外一面,从老农的反映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导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未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7〜1931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以下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时期革命斗争的特点的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查看答案

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的战役是:

A. 常德会战

B. 湘西会战

C. 豫湘桂战役

D. 衡宝战役

 

查看答案

“翻开日历,异常普通的12月13日,这一天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历史,这一天是血的事实,300000的中国人在机枪的扫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以上文字是希望大家铭记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北方领土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

D.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

 

查看答案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A.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查看答案

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段文字:“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应该是(  )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陈独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