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中“皇帝”指谁?体现了哪一项改革措施?此次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繁盛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某班同学开展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书籍分享活动,其中和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书籍有( )
A.《本草纲目》《红楼梦》
B.《天工开物》《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D.《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行纪》
一位同学参加一档网络节目上的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的上联描述的是( )
A.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 B.陈胜和吴广大泽乡起义
C.刘邦和项羽“楚汉之争” D.奠定秦统一军事基础的长平之战
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