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说:“1994年春节大雪临窗,我蜗居在小小书屋,正写到商鞅之死,便情不自禁地站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泪如泉涌……商鞅这个人,在中国文明史的坐标上,堪与秦始皇并驾齐驱。他在45岁的英年之期惨遭分尸,是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最震撼人心的大悲剧。”

(1)请问如何理解“商鞅这个人,在中国文明史的坐标上,堪与秦始皇并驾齐驱”?商鞅“在45岁的英年之期惨遭分尸”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万里同志勇当改革先锋和闯将,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安徽工作期间……万里同志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次艰辛和成功的探索。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材料中“万里同志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秦始皇的主要功绩是完成了国家统一,而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反对,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改革是强国之路;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改革者要有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说“商鞅这个人,在中国文明史的坐标上,堪与秦始皇并驾齐驱”。商鞅“在45岁的英年之期惨遭分尸”反映了:商鞅变法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反对,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因此,材料中“万里同志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因此这次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改革者要有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1)材料中的“商君”指谁?

(2)材料主要记载了“商君”的什么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内容。

(3)你如何评价“商君”的做法?

 

查看答案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带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下列地方,并向他们介绍一下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向我们的客人介绍一下半坡人的生活生产情况。

(2)图2是某遗址的照片,图中所示房屋为干栏式房屋,设想一下当时先民为什么会创造这种样式的房屋。

(3)图3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在参观大禹陵时,游客向你提出如下问题:“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大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你应该做出怎样的回答?

 

查看答案

“秦国之强,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进入战国的一百二十年了。”认为秦国之强成于孝公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入战国,秦即最强 B. 秦献公时奠定的基础

C.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D. 秦孝公时统一了六国

 

查看答案

刘秀被毛泽东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三最”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

A.下令释放奴婢 B.“兵皆罢归家”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查看答案

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历史剧《司马迁与(史记)》,他很可能会念到的台词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