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新疆是何时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中央政府设置的是什么机构?清朝前期,清政府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管辖?
(3)明朝和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抵抗外侮方面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
——岳麓版七下教材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东汉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制成质优价廉的植物纤维纸。
——岳麓版七上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种在文学上”指的是宋代的哪种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时期中国的指南针开始运用于哪个领域?到了明代,郑和的船队借助指南针这一发明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谁?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____。
(2)元朝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____。
(3)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标志是:____。
(4)乾隆时期,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措施是:____。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___。
(2)《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____。
(3)《资治通鉴》的编写者是:____。
(4)《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