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 B. C. D.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科学家们获得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历史信息是通过( )
A. 有文字方面的记载 B. 古代民间传说
C. 考古发掘和化石 D. 估计和猜测
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抗战!乃前方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义举)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摘编自《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材料二 我军在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也)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摘编自《左权家书》(1937年12月3日)
材料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湖南民众众志成城,自发组织了16万多人的战时服务队。湖南民众放水淹良田,挖断所有的铁路、公路,“不准鬼子走湖南的路,不准鬼子住湖南的屋,不准鬼子食湖南的米”,坚决实行坚壁清野,当鬼子迷路时宁可牺牲,也不为鬼子带路。
——摘自《湖南抗日战争日志》
(1)根据材料一,写出“张、杨”的“义举”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张、杨”发动该“义举”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军”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认同……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者,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二 即如此次武汉起事……孙文早不来晚不来,单等南京大事确定,他才来到上海。……一则借此机会,在海外向华侨多多敛钱;二则恐怕大局不稳,白来送死。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利害》(《大公报》1912年1月27)
材料三 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
——《送灵后之感想》(《大公报》1929年5月27日)
材料四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孙中山先生挽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孙中山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公报》认为孙中山迟迟“才来到上海”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三,写出《大公报》对孙中山的评价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4)请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角度说明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
(5)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