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

—— 人民网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现“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是指在地方制度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为了解决材料中出现的“尾大不掉”的现象,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为什么说清朝“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举一例清朝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废分封,设郡县(或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只回答郡县制不给分); (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只回答中央集权制度) 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 (3)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显示中国人的富有;带回的高档商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观念,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答出两点) (4)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在边疆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管理。 雍正时期,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或者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 (5)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国家制度的完善;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合理的外交方针;(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由材料一“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秦朝的历史状况.材料中的“政治结构”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对后世影响深远。 (2)汉朝继承了秦朝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恩令的实施,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刺史制度,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整肃吏治、打击贪腐。 (3)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显示中国人的富有;带回的高档商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观念,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根据“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可知,清朝的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朝在边疆设立机构进行有效管理。故“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雍正时期,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或者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等。 (5)综合上述材料,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国家制度的完善;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合理的外交方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注:生存是指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各种探索和变动)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四  1911年10月14日,武昌已经宣布成立共和政权。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已从汉口开拔,准备与来自北方的清国皇家部队交战。一场大的战斗预计在两日内爆发。

——《纽约时报》之《革命军在武昌宣布成立共和制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政治上的探索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失败”是指什么事件?在这次“失败”后,中国采取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又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认为列强的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取得的最大成功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湖南的哪一位人物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查看答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他认为:宇宙构成是因为“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为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诚”。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道家、佛教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理学。这里的“他”是指(    )

A. 周敦颐 B. 王船山 C. 李东阳 D. 何绍基

 

查看答案

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揭开正面战场反攻序幕的是(    )

A.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常德会战 C. 衡宝战役 D. 湘西会战

 

查看答案

改革是推动俄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改革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

A. 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查看答案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增长率(%)

6.7

5.6

5.3

2.9

3.5

9.6

 

 

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英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居各国之首

D.联邦德国是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