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近代以来大国行走的足迹,为我国的发展有所借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 在20世圮,令人眼花缭乱、悚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一标志的,无疑只能是荚国著名记者约输·里德所说的。震甚世界一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材料三 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其他发展计划。
——摘编自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
材料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社会改革”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俄国十月革命是‘新世纪’标志一。
(3)材料三中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特点?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环疑”到“模仿”的原因。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多极化格局完全形成
B.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C.俄、日、欧、中主宰世界
D.多极化趋势加强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A. 美苏两极对峙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欧洲国家联合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如下图是《1925-1943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失业率第一次大幅下降得益于(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某班举行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国经济发展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D.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A. 都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 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 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
D. 都为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