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柳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界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② | 法国大革命 |
代表人物 | 克伦威尔 | ③ | 罗伯斯底尔 |
文献 | 《权利法案》 |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 ④ |
政体 | ① | 总统制共和制 | 民主共和制 |
材料三:
材料四: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内容。
(3)为材料三图1,图2提供动力的机器分别是什么?以上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4)据材料四中网络计算机的发明源自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起源于哪一个国家?“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学习历史,应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透过世界,能更好的解读中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858年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1)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是抨击了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一中的“时势”是指什么?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重新组织自己以迎接西方的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中国“被迫敞开国门”开始于哪一事件?“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是指哪一事件?这两个事件分别使中日两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3)材料三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国际因素有哪些?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A. 戈尔巴乔夫改革
B. 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
C. 八一九事件
D.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通过国家间的经济政治联盟达成区域和平,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A.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C. 欧洲联盟的建立
D.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 )
A.罗斯福新政 B.法西斯专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为实践这一观点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D.制定新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