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他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
A.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C.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D.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抗日战争胜利
C. 新中国成立
D. 全国人大召开
下图所示情景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报道反映的是正面战场上的哪次战役?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