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示意图。
材料二 古时,沿着丝绸之路,中国人最先栽培的水稻、栗和大豆等作物,丝绸、瓷器、纸、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传播到亚洲,乃至欧洲等地;孝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栽培技术,白酒酿造、制糖等工艺,以及天文仪器和历法等科学知识也传入我国。
——光明日报《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研究大有可为》
(2)依据材料二,列举古代中国向外传播和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沿古丝绸之路向外传播的有 ;从外国传入的有 。(至少写出一项)
材料三 自汉武帝在岭南置郡以后,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汉人远航到这些国家或地区者,带有翻译,采购明珠、璧流离(宝石)奇石异物等,带去的则是黄金和各种丝织品。那里的人航海来汉朝交易的也日渐增多……双向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在东汉时已经畅通了。
——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二、三,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一
(1)以上历史图片能见证中国原始农业产生的有。(填序号)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我国的铁制农具至少在西周末年的周王畿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经普遍用铁制。牛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各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铁器牛耕出现后,出现了“深耕易薅”(“易”是快速的意思,“薅”是除草的意思)的局面,战国时代,一年两熟制已经普遍推广。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革?并分析这种变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东晋南朝农业成就
①江南许多堤堰修建起来,使水利工程遍布江南各地,可以灌溉万顷良田,比如扬州的吴兴塘,可以灌溉田地2000余项。
②北方的牛耕技术在江南得到推广,而且出现二牛犁地的藕耕法。
③中原精耕细作的技术开始传到江南,原来大片的山林变成了农田。
④出现了湖田,筑堰围湖,排水成田,太湖、洞庭湖、都阳湖成为有名的产粮区。
⑤北方的小麦、胡麻、大豆、小豆、栗等许多农作物的品种都在南方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农作物品种产量增加,南方不再只以生产柑橘、荔枝和龙眼而驰名了。
(3)将材料三中的农业成就分类,选相应序号填写。
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 ;农业产品
材料四 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在搜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农谚,访问了老农,并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写成的。由于它具有这种科学态度,所以才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农业科学巨著。本书集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全书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中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如果树的嫁接,果树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并写出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建立与巩固。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 (填字母),②处应填。(A.孔子B.商鞅C.韩非子)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回答: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其下的行政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该朝废除旧的制度,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
材料三
(3)观察如图,说出西汉时期封国范围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摘编自《这样评价中央集权不妥》张传玺(人民网)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如图中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作者是
A.蔡伦 B.赵孟頫 C.颜真卿 D.王羲之
2012年3月,昆山市把每年的3月14日命名为“祖冲之纪念日”,进一步推动祖冲之科学精神古为今用。祖冲之对人类的贡献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A.6位 B.7位 C.8位 D.9位
列举表格是同学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A.北民南迁的原因 B.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
C.农业发展的原因 D.手工业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