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希腊

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中国 D.希腊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人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居民种植粟,在距今8200年前的中国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址中,曾发现了已碳化的粮食作物黍和油菜籽的残骸。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如图代表的古人类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 B.懂得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学会了使用火

 

查看答案

某班级的历史小组在学完统编版教材七上第四单元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通过制作示意图、史料研习等方式协同展开主题探究。

主题1:政权

材料一 

(1)把材料一的示意图补充完整。①        ;②        根据此示意图判断主题1是:        政权。

主题2:民族交融

材料二  北魏第一期改革在484—486年间,统治者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485年,北魏发布均田诏令,实行均田制……;490年,北魏统治者继续改革,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后,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下令服装一依汉制,规定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朝廷上有说北语者免官。具体实行上,30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迁都的第三年,统治者下令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材料中反映的推行改革的统治者是。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位统治者推行的汉化政策措施。

材料三  ①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②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③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④“胡”“汉”观念淡薄,隔阂、偏见减少。

⑤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受汉族人民欢迎。

(3)将材料三中民族交融的表现按领域分类。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4)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谈一谈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示意图。

材料二  古时,沿着丝绸之路,中国人最先栽培的水稻、栗和大豆等作物,丝绸、瓷器、纸、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传播到亚洲,乃至欧洲等地;孝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栽培技术,白酒酿造、制糖等工艺,以及天文仪器和历法等科学知识也传入我国。

——光明日报《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研究大有可为》

(2)依据材料二,列举古代中国向外传播和从外国传入的文明成果。沿古丝绸之路向外传播的有        ;从外国传入的有        。(至少写出一项)

材料三  自汉武帝在岭南置郡以后,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汉人远航到这些国家或地区者,带有翻译,采购明珠、璧流离(宝石)奇石异物等,带去的则是黄金和各种丝织品。那里的人航海来汉朝交易的也日渐增多……双向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在东汉时已经畅通了。

——张传玺《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二、三,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一 

(1)以上历史图片能见证中国原始农业产生的有。(填序号)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我国的铁制农具至少在西周末年的周王畿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经普遍用铁制。牛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各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铁器牛耕出现后,出现了“深耕易薅”(“易”是快速的意思,“薅”是除草的意思)的局面,战国时代,一年两熟制已经普遍推广。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2)依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革?并分析这种变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东晋南朝农业成就

 

 

①江南许多堤堰修建起来,使水利工程遍布江南各地,可以灌溉万顷良田,比如扬州的吴兴塘,可以灌溉田地2000余项。

②北方的牛耕技术在江南得到推广,而且出现二牛犁地的藕耕法。

③中原精耕细作的技术开始传到江南,原来大片的山林变成了农田。

④出现了湖田,筑堰围湖,排水成田,太湖、洞庭湖、都阳湖成为有名的产粮区。

⑤北方的小麦、胡麻、大豆、小豆、栗等许多农作物的品种都在南方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农作物品种产量增加,南方不再只以生产柑橘、荔枝和龙眼而驰名了。

 

(3)将材料三中的农业成就分类,选相应序号填写。

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        ;农业产品       

材料四  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在搜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农谚,访问了老农,并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写成的。由于它具有这种科学态度,所以才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农业科学巨著。本书集秦至北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全书包括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防旱保墒,选种育种,粮食和蔬菜作物的栽培,果树的培植和嫁接,畜禽的饲养和医治,食品的加工和储藏,以及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中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如果树的嫁接,果树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并写出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建立与巩固。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        (填字母),②处应填。(A.孔子B.商鞅C.韩非子)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回答: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其下的行政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该朝废除旧的制度,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

材料三 

(3)观察如图,说出西汉时期封国范围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摘编自《这样评价中央集权不妥》张传玺(人民网)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