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2)阅读以上材料,请分别说出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所代表的的派别。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1)A.春秋形势图:图一;战国形势图:图二; (2)材料二;道家;材料三:墨家 (3)阶段特征: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 【解析】 (1)据图一中的诸侯国宋、鲁、卫等,可知左图是春秋形势图;据图二中的长平之战、马陵之战可知,右图是战国形势图。 (2)据材料一“为政以德……”可知,这是儒家的思想;据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据材料三“天下兼相爱则治……”可知,这是墨家的思想;据材料四“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治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可知,这是法家的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兼并战争(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一推动了材料二秦国的这次改革,请问这次改革是谁主持的?材料二反映了该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此你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

(1)请在图中(见答题卡)方框内填入秦长城东西起止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该试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作答,建议补全)

A:辽东B:临洮

(2)请写出图三水利工程的名称

 

查看答案

请在图中(见答题卡)方框内填入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该试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作答,建议补全)

A.商朝建立时的都城:亳B:商朝后期的都城:殷

 

查看答案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当然也包括统治者与人民的“和”: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儒家的创立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3)儒家“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

(4)到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查看答案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炎帝发明了陶器,杜康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2019年)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酒器陶杯(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 炎帝热衷发明

B. 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 该陶器是炎帝作品

D. 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