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材料一 中外交往中的名人 (1)材料一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材料一 中外交往中的名人

(1)材料一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仿照示例,从除图4以外的人物中,任选一位并完成对其的介绍。

(示例)图4纪念的是张骞。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唐朝的中外交流

序号

史实

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33、越南4、新罗26、波斯26、日本15、天竺25、东罗马7、粟特的安国17、粟特的石国21、粟特的曹国8、高丽7、斯里兰卡5

唐朝教育制度完备,长安更是全国的教育中心。当时日本、新罗、百济、高丽、尼婆罗、天竺、林邑等国,派遣大批学生入唐留学,唐政府在学习和衣食住行方面给予优惠

大化新政府成立以后,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理、僧旻为国博士,参与新政府的施政。从645至718年,日本基本上完成了政治改革,通过吸取唐朝的律令制度,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国家

唐太宗以求新纳异的态度,广泛吸收各民族和外国艺术的精华,增订完成了十部乐,分为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任选其中一个特点,运用上述表格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一项史实),说明该特点。

材料三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穿铜钱的绳子),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

——摘编自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四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4)依据所学写出两幅地图的名称。

材料五1793年,英国派遣庞大的马嘎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提出要求:加开通商口岸、互派公使、中国公开海关税则…

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隆(丰盛)毋(不)须外求。我中华远古至今,先王制定法度(规矩、行为准则)……今尔(你们)来使欲请推行尔英人之教(基督教),此朕必不能从。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域)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

(5)依据材料五,说出清朝早期海关数量的变化。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6)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说一说海洋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1)图1纪念的是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2纪念的是郑和。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图3纪念的是玄奘。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回大量佛经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2)特点: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唐朝鼓励中外交往;周边国家主动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唐朝广泛吸取外部文化来补充和发展自身文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史实:唐朝时,阿拉伯帝国、天竺、波斯、日本等多国多次纷纷遣使来唐,不仅遣使来唐的国家多,而且次数也很多。可见,唐朝的中外交流具有交往国家多、交往频繁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3)特点:外贸地域范围广;进出口商品种类丰富;政府的外贸收入大幅增加。 (4)图5:郑和下西洋;图6:新航路开辟。 (5)变化:海关数量减少,最终只剩下一个。 变化原因:①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外国商品;②他认为中国不能接受外国宗教的传播;③他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6)关系:海洋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反之,国家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纪念的是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图2纪念的是郑和。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图3纪念的是玄奘。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回大量佛经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是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唐朝鼓励中外交往;周边国家主动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唐朝广泛吸取外部文化来补充和发展自身文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史实有唐朝时,阿拉伯帝国、天竺、波斯、日本等多国多次纷纷遣使来唐,不仅遣使来唐的国家多,而且次数也很多。可见,唐朝的中外交流具有交往国家多、交往频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穿铜钱的绳子),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是外贸地域范围广;进出口商品种类丰富;政府的外贸收入大幅增加。 (4)根据材料四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5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图6是新航路开辟。图6的四条航线分别是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程,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5)根据材料五图片可知,清朝早期海关数量减少,最终只剩下一个;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隆(丰盛)毋(不)须外求。我中华远古至今,先王制定法度(规矩、行为准则)……今尔(你们)来使欲请推行尔英人之教(基督教),此朕必不能从。”和“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域)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所属。”可知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分别是①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外国商品;②他认为中国不能接受外国宗教的传播;③他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6)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可知,海洋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海洋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反之,国家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变革·借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1)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这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中学习的事件和其作用。

材料四 14世纪中叶后,西欧地区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在手工业中,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五 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1733年

凯伊(机械师)

英国

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钟表匠)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克隆普顿(纺纱工人)

英国

骡机

1785年

卡特莱特(理发匠)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大工业普遍适用的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蒸汽轮船

1825年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4)依据材料五,概括工业革命成就的领域。

(示例)

序号

领域

①②③④

纺织业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向往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自由”精神,认为法国革命“开十九世纪之先声,导十九世纪之伟绩”,是“近代文明之春雷”,并开始积极、认真地探索法国大革命思想。这一现象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

A.结果 B.背景 C.影响 D.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明学习某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笔记。适合填写在______上的依次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革命开始:1640年议会的召开

革命成果:1689年通过《______》

革命意义:率先确立______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民主共和制            ④君主立宪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9年1月31日,北京市档案馆推出以“古都新生,人民胜利”为主题的展览,展览包括和谈成功、定都北京等部分。与展览主题直接相关的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以下史实能够证明的结论是

时间

史实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1936年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1937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

1938年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指明中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途径和方法。

 

 

A.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场

C.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D. 正面战场的抗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