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元谋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019年春节,故宫博物院开展了“紫禁城里过大年”主题活动,某历史小组开展了“探秘紫禁城”的研学活动。
(紫禁城的布局)
材料一: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1)依据材料一,在紫禁城平面图上用“﹣﹣”标示出紫禁城外朝、内廷的分界线和南北中轴线。
(紫禁城的变迁)
材料二:
紫禁城于公元 1406 年开始建设,曾有 25 位皇帝在此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将自己喻为是“上天之子”,即“天子”,在人间的住所称为“紫宫”。……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不可以随便出入。1925 年 10 月 10 日下午 2 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幕典礼。……值此双十节,北京城万人空巷,人潮涌向故宫。会后,善后委员会通电各界,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紫禁城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紫禁城的今天)
材料三: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皇宫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 1052653 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有哪些特点?
(紫禁城的未来)
材料四:
故宫博物院推进“学术故宫”建设,研究领域涵盖了考古、戏曲、书画、陶瓷、玉器、宫廷技艺、钟表、文化遗产、中医药文化等22 项,使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广大社会公众的丰富内容,使各项活动充满文化内涵。“数字故宫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能够通过数字技术,以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传播。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平台的数据统计,故宫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产品,使人们不断接触到一个锐意创新、不断发展的“新”故宫。2020 年,故宫建成 600 年,院长单霁翔说:“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 600 年!”
(4)习近平主席说过“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结合上述材料,举例说明故宫博物院是如何践行这句话的?
“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在位皇帝、目的是什么?我们从张骞身上能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材料二
(2)结合图2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3)结合图3西汉疆域示意图,说出设置西域都护的作用。
材料三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4)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5)结合材料四,列举唐朝中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件,并任选其一简要说明。
材料五 当前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和投资低速,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丰硕的成果表面,“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摘编自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6)根据材料五,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材料一
①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②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
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姓汉姓 |
⑤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
⑥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 |
(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回答商鞅变法出现在哪个时期?并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 | 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 |
|
|
(2)请任选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谈谈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
材料二 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观点。
观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3)依据材料二回答: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有什么观点?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历史学习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其中学会阅读至关重要
材料一
(1)以上文字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周王分封的“对象”是:
周王分封的“依据”是:
受封者的“权利”体现在: 和
受封者的“义务”是:
分封的“目的”在于:
(2)这段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下列哪个历史问题
A.周天子与诸侯国的关系 B.早期国家是如何诞生的 C.周王如何加强皇权
材料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3)材料二中的制度开始实行于哪个朝代?该朝代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四
(4)看材料应先看“出处”,材料三出自《史记》,它的作者是史学家 ;再看内容,材料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结合所学可知,此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5)材料四是中国古代哪场战役的形势图?写出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
“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下列文物能支撑该观点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