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 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战国时期,商鞅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2)请举出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其改革对该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请举出魏主改革的主要措施?如何看待其改革的措施?
(4)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几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趁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他们互相攻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玠对曹操说:“……现在应当尊奉天子,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要注意发展生产,积蓄军事力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 沮授对袁绍说:“……现在应该把皇帝接来,定都邺城。控制住皇帝,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诸侯,招兵买马,发展实力,讨伐那些不听命令的人,这样就没有人能够抵当我们。”……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三国志》
(1)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请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其胜利的原因?
(2)赤壁之战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历史局面?
(3)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汉书》记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即当刺史所行使的职权超过中央规定之时,亦会被相关的监察机构所弹劾。这一政策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
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里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这段材料强调了丝绸之路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