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下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讽刺慈禧太后的一副对联。上联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下联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与对联中“何日再到古长安”和“六十割台湾”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当年领导这场禁烟运动的是
A.李自成 B.林则徐 C.陈化成 D.关天培
科技是国之利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这一创新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评价
(2)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启蒙思想家之相信进步,即来源于此。”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归纳材料分析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存在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