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5)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分析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依据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分析可知,“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依据材料三信息“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940年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有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据材料二、三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依据所学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印证了材料四“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观点。 (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地图属于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承载着历史的印痕,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提炼几条有效信息。(至少三条,可以从地理分布、发生的革命事件等方面去考虑。)

(2)观察图二,回答问题。

①写出下列路线图中A、B、C三处红军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       

②写出B处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至少写出2个)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是山西沁水人,他的代表作是

A.《狂人日记》 B.《马路天使》 C.《小二黑结婚》 D.《愚公移山》

 

查看答案

1890年,一位清朝基层官员在谈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火车能够装载很重的货物,却花的运费很少,如果各地都来效仿,对民生发展一定不是一点儿的好处”此论调说明

A.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得到广泛的响应 B.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铁路交通的优点

C.京张铁路投入使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清朝基层官员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查看答案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以下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A. 废除科举制度 B. 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D. 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这次双方会谈,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士都很关心,因为我们所谈的,不是一二个党派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利害相关的问题.…在和平、团结、民主、统一的大原则下,在蒋先生的领导下,我们中国人民是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一定可以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这段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A.卢沟桥事变 B.重庆谈判举行 C.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D.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